幼儿教师是在学前教育机构中,对出生到六岁前儿童进行教育的主工作人员。因此,教师的工作会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和成长。而健康的心理是教开展教育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的重要保证,基于此,教师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便尤为重要了。
如何维护和增进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的发展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、社会责任感的建立,同时也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、性格气质的形成、与同伴交往的能力等诸多方面。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,“教师不仅的知识传播者,而且是模范。”的确,为人师表,幼儿教师是幼儿模仿学习的对象,健全的人格和活泼的个性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,使孩子在生活学习中得到启示;反之,消极的情绪和态度则会拉远与孩子的距离,甚至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不可弥补的创伤,这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终身的。
作为新世纪的幼儿教师,担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,更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,注重从各方面来提高自己。
一、爱岗敬业
教师从事的是“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”,是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”,幼儿教师也不例外。培养幼儿是....
🔗更多内容请下载文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