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六月六日下午六点三十分,父亲因伤重抢救无效离开了我们,享年六十四岁,父亲就这样悄悄地走了,带着对儿女的无限牵挂,带着对乡亲的深切留念,带着对生养他的那一方土地的不舍,来不及叮嘱,来不及话别,来不及回头看一眼,静静地走了。撕心裂肺的痛哭之后,父亲辛劳坎坷的一生便都浮现在眼前。
一九五二年九月二十八日,父亲出生在稷山县核桃园村一个贫寒的家庭,姊妹众多,生计艰难的家庭让父亲在少年时代就饱尝心酸。六零年,父亲八岁,跟随曾祖父放羊,快到下午,曾祖父让他去赶羊’,父亲说饿的没力气,吃块馍去赶羊,曾祖父说,没有吃的,你吃点柿花皮解饿吧。
由于家庭贫寒,生活所迫,父亲从小就养成自力更生的习惯,为了家庭的温饱,过早地承担起繁重的体力劳动。父亲养育了五个孩子,沉重的家庭负担让父亲不得不常年奔波,未开春,刚过完初五,父亲就去山上干活了,准备孩子开学的学费;炎夏酷暑之日,别人都在消暑纳凉,父亲顶着烈日挥汗如雨;冰天雪地之中父亲也不歇下来,有时腊月二十八还在踏着积雪干活。就是这样,家里还是....
🔗更多内容请下载文档